永邦智能旗下专题网站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中金资本、招商局创投、正奇控股、国鼎资本等。太蓝新能源作为固态电池代表企业之一,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发布时间:2024-09-13

浏览量:

828日,2024中创新航全球生态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中创新航发布了顶流全系、至远系列、至久系列、无界全固态电池四大系列新品。其中至久系列为储能产品,包括以下三类: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行业首次实现量产产品循环寿命15000次,并实现前1000零衰减。第三代392Ah储能电芯以及6.25MWh集装箱解决方案:行业内最快量产。采用新工艺的625+Ah储能专用电芯:能量密度440Wh/L以上,进一步实现20尺标准集装箱6.8MWh以上的电量,大幅提升电站投资回报率。无界系列为固态电池,中创新航无界全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高达430wh/kg,容量超过50Ah,同时在电池运行压力、寿命、功率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计划于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8年量产。

鹏辉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批量生产

828日,鹏辉能源2024产品技术发布会首发一系列电池新品。此次新品发布,鹏辉能源聚焦户用储能、电力储能、新型电池技术三大核心领域。在储能方面,推出户用储能低温电芯POLAR系列、电力领域高功率大容量风鹏电芯590Ah;在新型电池技术方面,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及未来研发路线。鹏辉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在确保本质安全基础上,能量密度实现280Wh/kg2025年,在材料端搭配使用更高比例硅基负极,能量密度将达300Wh/kg以上。公司预计2025年启动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将正式建立产线并批量生产。对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鹏辉能源在技术工艺及配套设备方面,正在推进相关切实工作。

卫蓝新能源:2027年之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会根近日公开表示,卫蓝计划在2027年之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2030年,有望把全固态电池的销售价格控制在5毛钱(0.5/Wh)以下。固态电池未来必将成为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混合固液电池将率先实现量产,全固态电池也会紧随其后。混合固液电池大多聚焦于氧化物和聚合物层级。而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目前仍有多种,包括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以及硫化物和其他类型。固态电池将从差异化竞争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我们认为这是大致的发展趋势。

太蓝新能源完成数亿元B轮战略融资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长安汽车旗下安和基金及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多支基金联合出资完成。此前,太蓝新能源已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两江资本、中金资本、招商局创投、正奇控股、国鼎资本等。太蓝新能源作为固态电池代表企业之一,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南都电源:目前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已通过热箱、短路等安全项测试

92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2017年开展固态电池的研制工作,并于2020年承担浙江省固态电池重点研发计划,目前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已通过热箱、短路等安全项测试,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将于今年四季度完成项目验收。公司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同等能量密度下,成本预计增加10%-15%。公司现有一条中试产线,可实现小批量交付。公司固态电池通过自主研发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消除了液体有机电解质的安全隐患。

宁德时代:公开回应固态电池进展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回应固态电池话题,他表示,我们在全固态电池上,已经投入了7~8年的时间进行研究。研发全固态电池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化学体系的研究,其中最难的就是-固界面问题。如果用数字19,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是刚开始涉及这一领域,9是技术成熟,可以投入大规模生产。当前行业最高水平只到了4左右,只是做出了一些器件样品,进行一些实验验证。这些器件的使用,有很多边界条件,如要在6000个大气压下,才实现较高的低温性能等。这意味着这些器件还无法投入市场应用。我们目前的研究进展也处在4左右,但是对比全世界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应该算是领先一大步,或者英文叫做Second to none

先导智能: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

先导智能8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与欧美、中国、日韩主要固态电池企业和主机企业开展了固态电池及干法电极相关合作。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

巴斯夫杉杉:推出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并完成中试规模生产

近日,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并于近期在长沙基地成功完成了中试规模生产。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技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欣旺达: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

欣旺达8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

储能领域已有应用

从固态电池技术演进的路径来看,采用从半固态向全固态逐步颠覆策略,液态电解质含量逐步下降,全固态电池是最终形态。目前,在储能领域,已有半固态电池应用案例。

浙江嘉兴首个固态电池储能项目竣工

729日,由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全面提供电池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嘉兴市秀洲区悉科1237产业园466kWh固态电池储能项目顺利竣工,成为浙江嘉兴地区首个固态电池储能技术应用项目。该项目将领先的电池技术路线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储能行业树立了安全、高效、技术领先的用户侧储能新标杆。

江苏昆山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开工

820昆山发布消息称,近日,乔治费歇尔金属成型科技(昆山)有限公司4.5MW/8.94MWh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电池系统采用昆山本地企业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80型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总容量配置为4.5MW/8.94MWh,包含32.98MWh储能电池舱,3台电气升压一体舱,210kV母线接入柜,采用并网不上网模式。项目建成投运后可储存电量近9000千瓦时,将大幅提高企业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并通过峰谷电价差节省用电成本超200万元/年。

注:本文来源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永邦观点,免责声明本公司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发布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公司对其观点和内容负责。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